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充分运用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注入鲜活的“本土红色基因”,2025年10月25日,我院22级思政专业宜章县养正中学实习队在带队老师罗建文、关洁和养正中学高一年级主任黄日龙老师陪同下,前往湘南年关暴动纪念馆和指挥部旧址、邓中夏故居,开展主题为“地方红色文化丰富思政课教学”的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湘南年关暴动纪念馆集体合照
实习队首先来到湘南年关暴动纪念馆,这里有关于打响湘南起义第一枪的宜章年关暴动史实陈列。在讲解员引导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高山寒流急”“霹雳震乾坤”“烽火连三月”“走向井冈山”“铁血铸英魂”五个主题展区。展区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系统展现了湘南起义从酝酿、爆发到发展的全过程。详实的史料与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队员们或驻足凝视,或认真记录,通过这些历史见证,对湘南革命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习队师生参观湘南年关暴动纪念馆
与纪念馆相呼应的是1928年朱德、陈毅策划发动宜章年关暴动的指挥部旧址,旧址建筑本身即一部厚重史册——原为清顺治十年修建的守备署,历经警务局、女子职业学校等变迁,如今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这座保留完好的清代四合院仍维持着1928年的原貌:南栋平房与东西北三栋二层青砖木楼围合而成的院落中,复原了朱德、陈毅、王尔琢、胡少海等人的住房,以及工农革命军的练兵场、辎重室和警卫战士住房。旧址内每一件文物都是活生生的思政课教材。从朱德建立湘南首个苏维埃政府的议事厅,到见证“岩泉-坪石大捷”的军事地图,让实习队师生深刻理解“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的革命脉络。

图为师生参观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
随后,实习队来到邓中夏故居,师生们通过参观故居陈列、聆听现场讲解,更深入认识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杰出工人运动领袖的生平事迹及其坚定的革命信仰。故居内复原了邓中夏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场景,大家仿佛穿越时空,感受他当年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理解其革命思想的萌芽,感悟邓中夏烈士的光辉人生。

图为邓中夏故居集体合照
宜章县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政课教学不可多得的大课堂。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公报指出,新时期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增强思政课引领力的必要举措。此次红色之旅,通过在湘南年关暴动纪念馆和指挥部旧址、邓中夏故居的沉浸式学习,实习队师生深刻感悟革命先辈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的崇高精神,增强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育人使命的历史自觉。同时,本次活动采取实地探访、现场教学与互动研讨等教学形式,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鲜活教学素材、深入挖掘湘南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实习队师生一致认为,本次活动提高了自身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决心将实践学习的收获融入今后的教学生涯,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思政课堂上绽放光芒,不断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一审:关洁,二审:黄爱英,三审:刘正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