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湖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湘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教科,历经大学生德育部、马列教研室、政教系、法学院等不同时期。2003年6月,湘潭师范学院法学院和湘潭工学院思政课教学部合并组建湖南科技大学“两课教学部”(后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部”),与法学院合署办公。2010年12月,学校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担负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本硕博学生培养和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
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93人。其中,教师82人,教授18人,副教授28人,讲师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4人。另有兼职教师10余人。高级职称占比为56%。专任教师队伍中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湖南省优秀专家、湖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芙蓉计划”人才、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湖南省最美思政课教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含培养对象)等40多人次。
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点和哲学一级硕士点及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硕士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等级,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湖南省高校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设有思政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7个教研部,拥有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大学基地、湖南省党建理论研究基地、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湖南省毛泽东研究基地、湖南省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湖南省工人运动史研究基地等7个省级科研基地。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项、一般和青年项目30余项,教育部项目20多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教研教改项目等省级科研教研项目等近200项。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近1000篇;获第九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10余项。学院建有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含“金课”)9门,拥有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6个、湖南省“优秀团队”3个,获得首批湖南省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创新团队(三个综合型创新团队中唯一的高校团队),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等教学竞赛奖励30余项,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奖及全国煤炭行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学院教师热心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相关学校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师生开展理论宣讲100余场,积极建言献策,撰写智库文章,获得省领导肯定性批示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