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下午,我院2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读书报告会于立言楼A5-1、A630举行。此次读书报告会由彭曼丽教授主持,宋劲松教授、米华教授、杨松菊教授、黄利新教授莅临指导,我院25级全体博士研究生参加。25级博士研究生谈凯、汤顺鑫、郑为均、唐晓红、吴焕、帅男勋、陈林涛和冼艳梅8位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
谈凯阅读了《中国哲学简史》,探讨了书中“反者道之动”哲学思想与对立统一规律的联系,阐述了“反者道之动”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及它所承载的人文关怀;汤顺鑫阅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分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南的生动实践;郑为均阅读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当前学界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作了简要介绍;唐晓红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必然性,中国革命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形成3个方面分享了阅读《苦难辉煌》后的感受。

▲唐晓红作读书报告
吴焕阅读了《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并针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论断,提出了两个现实问题:“如何灵敏精确地回应人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如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帅男勋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根基、核心原理、实践逻辑、价值取向4个维度分享了自己阅读《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的感受;陈林涛阅读了《意识形态论》,他认为意识形态深刻制约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与解释,并在社会历史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冼艳梅详细介绍了《习近平谈治国理论(第五卷)》的形成背景、逻辑结构、内在关系和实践要求。

▲陈林涛作读书报告
通过汇报与交流,同学们锻炼了自己的学术思维和表达能力。指导老师对同学们的汇报进行了详尽点评,既认可了同学们的阅读成果,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建议同学们应聚焦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来选择阅读的书籍。此外,老师们也强调,博士研究生必须在阅读书籍后提出个人的思考和见解,以便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定向。
本次读书报告会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同学们之间的学术交流,点燃了大家的阅读激情,同学们收获良多。
(一审:谭思程,二审:宋劲松,三审:唐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