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硕士点成功举行本学期第一场学术沙龙
2020年11月14日晚上7点30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硕士点在立言楼B5-1举行了本学期第一场学术沙龙,汪隐峰博士作了“‘自欺’为什么是错误的?”的主题报告。此次报告由哲学硕士点张晚林教授主持,罗建文教授、毛小平教授、陈玉林教授、颜中军副教授、杨盛军副教授、陈芷烨博士、龚超博士、温航亮博士等专业老师,以及哲学硕士点全体研究生参与讨论。同时,新颖的主题还吸引了不少本科生到场聆听。
报告人汪隐峰博士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自欺’为什么是错误的?”他认为,在东西方哲学传统中,人们常常将自欺置于道德败坏的核心,极力主张“毋自欺”。但是,自欺与道德的关系却并非显而易见。当我们说自欺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通常有三种可能涵义:自欺就其本身而言内在地是不可接受的;自欺就其后果而言是不可接受的;自欺就其是道德过错的必要条件而言是不可接受的。针对上述三种情形,汪隐峰博士提出了四种应对策略:①内在的解释;②后果的解释;③附随的解释;④海德格尔式源伦理学的解释。
受汪隐峰博士报告的启发,现场师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作为此次学术沙龙的评论人张晚林教授首先提问道:“自欺是否成立?自欺如何可能?”以及“是否混淆了道德上的自欺与知识上的自欺?”紧接着,颜中军副教授继续追问:“到底何谓自欺?自欺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如何解决自欺蕴含的信念悖论?如何区分与融合事实判断(认识论上的自欺)与价值判断(道德上的自欺)?”2020级哲学硕士研究生杨黎提出:“本真性与透彻性概念对于解释自欺的道德错误是充分的吗?”陈玉林教授和罗建文教授也对报告做了精彩点评,汪隐峰博士针对提问逐一做了细致回应。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报告内容属于汪隐峰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汪博士会后表示,学术沙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大家从不同角度聚焦“自欺”现象,提出许多深刻而尖锐的问题,让人备受启发,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