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受教育、长才华、做贡献”的号召,培养广大学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3年暑期,我院假前向全院同学下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暑期“三下乡”暨暑假返乡开展理论宣讲、乡村振兴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全院30%的同学通过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或返乡自行参加社会实践,在湖南的张家界、邵阳、郴州、安化、永州和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西藏拉萨等地,扎实开展了红色寻访、理论宣讲、乡村调研等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践行红色使命,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学院团委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为契机于2023年暑期组建3支实践队伍,扎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验民情,在感悟革命情怀中,以史为镜、以史鉴今、以史明志。
7月4日至7月10日,“薪火湘传”宣讲团暑期科技服务团队赴桑植县开展活动。实践团队通过乡村振兴调研、开展直播带货、进行理论宣传等方式直击乡村振兴问题痛点,创新乡村振兴途径;通过参观贺龙纪念馆、拜访革命老兵、拍摄红色宣传短视频等方式打通红色文化传播堵点,扩大红色文化传播面,助力红色文化代代相传。7月15日至7月20日,“薪火湘传”宣讲团“芙蓉学子”暨暑期“三下乡”团队来到邵阳市城步县蓬瀛村,依据当地需求与特色,通过“宣讲”、“调研”、“直播”等方式进行助学、助农社会实践活动,并拍摄“情系苗乡,醉美蓬瀛”公益计划项目纪录片,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7月30日至8月1日, “薪火相传”宣讲团走进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围绕《“半条被子”传承革命薪火,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实地考察并走访各行各业的人物,从“红色旅游”、“绿色产业”、“古色乡风”三个方面探索瑶族村乡村振兴的先行经验,真切体会革命的艰辛和党民的鱼水情深。
▲“薪火湘传”研究生宣讲团赴桑植县“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薪火湘传”本科生宣讲团赴邵阳城步县“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薪火湘传”宣讲团赴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暑期实践团队
立足乡情农情,奏家乡发展奋进曲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反哺”家乡,积极主动向村、社区报到,参与基层志愿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敬业奉献、服务人民。
“通过实习,我初步了解到党建工作的不易,也意识到,这里的每一份工作都与家乡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收获很多,也成长不少。”王亦男同学主动返回家乡到湖南省安化县羊角塘人民政府党建办公室,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志愿实践活动。
▲王亦男在安化县社会实践交流会上发言现场
“在我深入了解、熟悉村中的各项工作后才知道所谓的‘了如指掌’都是村里干部一家一户敲门走访的成果,这些工作是一项真正需要从群众当中来,到群众当中去的工作。”赵良发同学在这个暑假返回家乡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宜阳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智汇潇湘,青聚永州”的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中,积极协助村干部开展各项活动。
▲赵良发同学为留守儿童发放爱心礼包
凝聚民族合力,画民族团结同心圆
为充分发挥内地就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加强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薪火湘传”宣讲团成员积极响应党和学院号召,返回家乡开展了宣讲活动。
“雪东哥哥的宣讲很有趣,我们不仅知道了国家给予少数民族的各项支持与帮助,更意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一位高三的同学说道。班主任牛栋栋老师对于本次宣讲更是赞不绝口。8月18日,曲雪东走进家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实验中学,为高三学生宣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政策理论。
“这场脚踩家乡大地,用心于学弟学妹的交流的宣讲之旅使我感悟良多,受益匪浅。”8月25日,在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10班,达娃拉姆与边玛旦增通过讲民族英雄故事、进行知识竞答、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等宣讲方式打造了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理论学习课堂,推动团结教育进课堂、进头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植入学生心灵。
▲曲雪东宣讲现场
▲达娃拉姆宣讲现场
▲边玛旦增宣讲现场
据悉,今年暑期,我院共号召100余名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并将实践成果实体化、多样化、成果化,打造多部微宣传视频于新媒体平台上推送,播放量达14万余次,收集整理多个村子的乡村振兴事迹材料,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共计6万余字,撰写了多篇新闻稿浏览量累计达4.5万余次。在此基础上,马院学子将继续立足学校、社会提供的“微阵地”,用好自己的“理论武器”,自觉主动投身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以青春之我切实肩负起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的历史使命。
一审:阳继樱 二审:刘图其 三审:刘正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