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30余名思政课教师深入东北地区进行以“弘扬抗战精神,树立清廉正气”为主题的实践教学调研活动。调研团一行深入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追寻红色足迹、铭记奋斗历史、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分别到张学良旧居、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伪满皇宫博物院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松花江铁路大桥、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地学习考察,并开展了纪念抗战80周年移动思政课教学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7月9日,考察调研团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
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以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等为书记的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领导东北地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士兵运动,发展和壮大了党组织。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满洲省委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旗帜,勇敢而卓有成效地组织和领导了东北地区的抗日战争,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更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调研团教师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特别是在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过程中,一定要讲清楚中共满洲省委在东北地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抗日斗争的时代背景、光辉历程和历史贡献,让青年学子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和革命斗争的艰苦,深刻体会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深刻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不断汲取奋进力量。

追寻抗战印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7月10日,考察调研团到吉林省长春市的伪满皇宫博物院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参观考察。伪满皇宫博物院是由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居住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是中国现存的三大宫廷遗址之一,同时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是伪满皇宫博物院于2005年设计、于2006年九一八事变75周年之际竣工的,全面反映中国东北十四年沦陷史、重点展示东北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尤其是东北抗联精神的专题类纪念馆。通过参观考察,考察调研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更加坚定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信念。概论教研部教师认为,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的历史耻辱,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决心。

铭记历史伤痕,砥砺奋进前行力量
7月11日,考察调研团来到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731部队罪证遗址、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松花江铁路大桥参观考察。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存相对完整,保护区面积24.8万平方米,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是日本军国主义违背国际公约,用活人进行冻伤、细菌感染、毒气实验的大本营,是发动细菌战争的策源地,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掠夺资源、践踏主权的重要罪证。在遗址内,考察调研团观看了大量关于731部队罪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证据,深刻了解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地区的暴行,一致认为我们既要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也要警惕历史的重演。概论教研部教师认为,在讲授习近平外交思想时一定要将参观的学习体会讲给学生,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意义讲深、讲透、讲活。
斯大林公园是为了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两次特大洪水而建立的,代表着这座英雄城市历史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防洪纪念塔位于斯大林公园内,是为了纪念哈尔滨人民在1953年抗洪抢险斗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而建造的。在参观过程中,考察调研团深刻感受到哈尔滨人民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精神风貌。思想政治教育系教师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解团结与奋斗的重要性,引导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和社会责任感,弘扬中华民族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奋斗、自力更生、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
松花江铁路大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清朝末年,积贫积弱的中国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为抢占东北重要的战略位置,攫取东北丰富的物产资源,沙皇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获取了在中国东北建设、经营铁路的特权。松花江铁路大桥因这一纸不平等条约而兴建,包藏着帝国主义攫取利益的野心,见证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屈辱历史。同时,这条铁路还见证了近代工业文明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以及中国人民不屈抗争,逐步走向自强复兴的艰难历程。考察调研团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松花江铁路大桥的百年沧桑作为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在展现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奋斗历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明观。

寻迹科研精神,激发科技创新动力
7月12日,考察调研团深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考察。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该校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参观过程中,考察调研团深刻领略了哈工大的百年辉煌历史,详细了解了哈工大为国家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其在工业、建筑、军事、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创造的辉煌成就,深刻感受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强大的科技实力。考察调研团纷纷表示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技强国的重要性,激发他们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主题鲜明,意义深远,考察调研团走进红色基地,重温革命历史,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发展变迁,在行走中切身感受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历史性成就来之不易。通过红色主题教育,实践调研团全体教师一致表示,在接下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必将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弘扬抗战精神,树立清廉正气,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时,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不断创新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努力将红色教育和清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探索大思政课的育人创新路径,着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值家国情怀、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一审:曾思妍 二审:刘图其 三审:刘正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