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习生深化专业认知、锤炼教学技能,解决实习阶段面临的理论实践转化难题,明晰未来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2025年10月31日,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思政大讲堂“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宜章县养正中学政治教研组骨干教师范雪姣、黄柳杏担任主讲嘉宾。宜章县养正中学校长胡耀平,我院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养正实习队带队教师罗建文教授、关洁博士,以及实习队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关洁博士主持介绍了主讲嘉宾范雪姣、黄柳杏两位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教学成果,着重提及两位老师在思政课堂创新设计、青少年思想引领等领域的丰富经验与实践成效。她殷切叮嘱全体实习教师,要珍惜此次学习机会,以谦逊态度认真聆听、潜心思考,将讲座中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实际行动,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筑牢根基。

关洁博士主持“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
随后,宜章县养正中学胡耀平校长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分享深刻见解。他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政教育整体实效的核心举措,也是构建全学段思政育人体系的关键抓手。胡校长进一步阐释,需精准厘清“思政课”作为落实系统理论教育的关键课程,与“课程思政”作为挖掘各类课程育人功能的协同载体之间的内在区别与联系,避免二者混淆或割裂。同时,他又从现实出发,精准指出当前一体化建设仍存在认识不足、衔接不紧、资源不均、平台不够、交流不多、机制不畅、体系不全、方式不活等问题,亟待思政课教师去努力破解。

宜章县养正中学胡耀平校长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分享见解
继而,宜章县养正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县骨干教师范雪姣以《从新手到骨干——在常规教学的“磨砺”中成长》为题展开分享。她结合自身十年从教经验,首先深入剖析新手思政教师面临的三大核心困境:一是知识储备“深”但教学转化难,二是课堂管理能力不足,三是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错位”、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割裂,并针对性给出解决思路。然后,她围绕“备课—上课—课后”三大核心教学环节,分享了思政课常规教学的实战经验:备课需坚守“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三备原则”,注重时政素材与生活案例积累,让思政理论“活”起来;上课要兼具“导演思维”与“课堂智慧”,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做到开场引人入胜、过程互动充分、结尾价值升华;课后则需抓实教学反思、精准作业反馈与深度师生交流,在双向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最后,范雪姣老师寄语实习教师时动情强调:“成长没有捷径可走”,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在一堂堂课的打磨中淬炼,在一次次的备课中积淀,在与学生的真诚交流中升华。她鼓励大家要秉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沉潜之心与“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务实态度,勇于试错、勤于反思,稳步走好从“新手教师”到“骨干名师”的成长之路。分享结束后,实习教师们踊跃提问,范雪姣老师就课堂管理中的常见困惑进行了现场解答,互动气氛热烈。

宜章县养正中学政治教研组骨干教师范雪姣为我院实习老师作主题分享
紧接着,宜章县骨干教师、养正中学高一政治备课组组长黄柳杏老师以《听评课的智慧——如何从“旁观者”变身“同行者”》为题展开分享。她直指传统听评课的“身份割裂”痛点——听课者常沦为“课堂观众”“局外人”,评课时多讲“场面话”,课后与授课者缺乏专业交集,难以形成成长合力。她明确“同行者”的核心定位:听评课人员需与授课者目标一致、双向互动,以“观察-反思-借鉴”的闭环,让教研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合力场”。在听课环节,她提出需聚焦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环节与方法、师生互动与学情、教师素养与细节四大核心维度;同时给出实操路径,课前要提前了解课题课标、沟通重难点设计,课中需区分客观记录与主观思考、聚焦可迁移实战细节,课后10分钟内及时补记遗漏信息并标注请教问题。评课环节,她强调核心是“互助成长”而非“挑错”,需遵循“肯定亮点+聚焦问题+给出建议”原则,围绕教学目标达成、环节方法设计、师生互动实效、教学基本功、思政特色呈现等维度展开。针对新手教师,她推荐“亮点+困惑+请教”的评课模式,助力快速融入教研;被评课时则要保持“空杯心态”,重点记录具体改进建议并落地实践。黄柳杏老师特别指出,听评课的最终落点是“转化应用”:新教师需整理“听课反思表”,梳理可借鉴方法、需规避问题及个人改进方向;再通过“模仿+创新”将所学技巧融入备课,结合学情调整细节,以“实践-反思-再实践”的闭环加速专业成长。在交流环节,实习生们围绕听评课的具体操作积极提问,黄柳杏老师结合实例一一回应,引发了深入讨论。

宜章县养正中学政治教研组骨干教师黄柳杏为我院实习老师作主题分享
最后,罗建文教授对本次专题讲座作总结点评。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六个要”基本要求,是新时代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罗建文老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范雪姣、黄柳杏两位老师,以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对“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了最好的诠释,她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勤奋努力兑现了践行“六个要”的初心承诺,为我们年轻思政课教师树立了榜样,希望我们的实习老师将范老师和黄老师的这种高尚情怀和敬业精神带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去,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锤炼专业本领、增进教学能力,努力成长为符合“六个要”基本要求的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

罗建文教授对专题讲座作总结点评
此次专题讲座不仅是一线教师教学智慧的精准传递,也是思政育人使命的接力传承。从“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宏观指引到思政课常规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从新手成长的路径拆解到听评课的模式革新,每一份分享都凝聚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作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后备力量,实习生们将带着此次讲座的收获,把“六个要”要求融入教学实践,以笃行实干破解成长难题,以创新思维激活课堂活力。未来必将在三尺讲台之上坚守育人初心,在思政教育的沃土中深耕不辍,为构建全学段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鲜活力量,让思政课的思想光芒照亮青年学子的成长之路。

宜章县养正中学胡耀平校长、范雪姣老师、黄柳杏老师与罗建文教授、关洁博士合影留念
(一审:罗建文,二审:黄爱英,三审:刘正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