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湘潭江声实验学校副校长侯周文主讲了一场题为《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养及养成路径——给未来优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建议》的专题讲座,旨在助力湖南科技大学实习教师明确职业成长方向、夯实专业素养根基。讲座由该校鄢国庆主任主持,湖南科技大学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江声实习队带队老师李育军博士及全体队员参加。

侯周文副校长主讲
讲座伊始,侯校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为实习老师们分享几点建议。随后,围绕素养追求、养成路径以及其他建议三部分展开。
首先,侯校长围绕“优秀思政课教师的素养追求”展开核心分享。他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六要”标准为纲领,结合自身从班主任到校长的成长历程,用生动案例解读了每一项素养的深层内涵。
在“政治强”的解读中,侯校长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教师要给学生讲“信仰”,首先自己得“有信仰”。谈及“视野广”与“思维新”,侯校长结合当下教育数字化趋势,提出思政课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广泛涉猎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也要主动拥抱AI等新技术,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他以“AI赋能思政课堂”为例,分享了如何通过视频导入和智能体对话等微场景设计,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在“情怀深”的阐述中,侯校长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强调“情怀”是思政教师的育人之核——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的赤诚,是打动学生、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

会场图片
其次,在“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养成路径”部分,侯校长提出“终身学习、实践研磨、团队协作、扎根生活”四大路径,每一条路径都饱含实用建议。
谈及“终身学习”,他建议实习老师们利用求学黄金期,多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历史典籍与时政评论,关注国家教育政策与思政教学动态;在“实践研磨”方面,侯校长以“好课是磨出来的”为核心,鼓励实习老师们不怕“犯错”、不怕“磨课”,他展示了江声实验学校教师团队为准备一堂省级公开课,历经100余次磨课、修改教学设计10余版的案例,强调只有把课堂“磨”细了,把问题“改”透了,才能真正“站稳讲台”;对于“团队协作”,他结合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强调“独行快,众行远”,建议实习老师们多参与教研组活动,向资深教师请教,在集体研讨中汇聚育人合力;而“扎根生活”则是侯校长反复强调的重点,他引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建议实习老师们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让思政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实习老师们认真听讲
此外,针对实习老师们关心的职业发展与面试试讲问题,侯校长结合自身担任评委的经验,分享了诸多“干货”。他以自己指导青年教师参赛的经历为例,鼓励实习老师们在年轻时期多尝试、多积累,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李育军博士为侯周文副校长颁授荣誉证书
此次专题讲座不仅为实习老师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明晰了其职业成长路径。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湖南科技大学的实习老师们纷纷表示,将以侯校长为榜样,在持续学习中提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锤炼能力,努力成长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新闻链接:
侯周文,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湘潭江声实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湖南省第二届初中青年精英教师。湘潭市第三届初中政治骨干教师。湘潭市第二届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首席导师。湘潭市第二届中学政治学科带头人。湘潭市首届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湘潭县首届“杏坛之星”,湘潭县第2-4届“杏坛之星”初中思政组评委。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主持的省级子课题荣获研究成果一等奖,多篇论文荣获省市级一等奖。最美莲乡教师,优秀党组织书记,湘潭县师训工作优秀管理者、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湘潭市优秀教师、湘潭市优秀德育工作者。
(一审:李育军,二审:黄爱英,三审:刘正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