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大讲堂·第58期】湘潭县中小学教研室陈武进老师主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列讲座之:廓开视野,科学实施《读本》课程——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作者:作者:陈雅婷 摄影:刘俊旅 发布时间:2025-10-21 访问量:
10月20日上午,由湘潭县中小学教研室中学思政教研员陈武进老师主讲的“廓开视野,科学实施《读本》课程——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的专题讲座在湘潭江声实验学校会议室开展。本次讲座由侯周文校长主持,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江声实习队全体成员参会。

陈武进老师主讲
讲座伊始,陈武进老师以今年6月30日参加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使用座谈会为背景,分享了湘潭县在推进《读本》使用方面的四项有效举措——“磨课”以强化师资培训;“开课”以树立示范标杆;“赛课”以激励教学创新;“疏通”以促进城乡均衡。他指出,当前全国范围内《读本》课程实施呈现多样化态势,部分地区已形成特色亮点,但在方式方法的精准探索上仍有提升空间,城乡差异也较为明显。各地在课时保障方面存在刚性落实、弹性补充与有机统筹等不同模式,而在《读本》运用方式上,则有多维融合、教学并重等多种实践。同时,陈武进老师也坦诚指出了思政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如对新思想的深入理解与把握、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统编教材与《读本》关系的处理,以及在“大思政课”格局下有效推进课程建设等问题。

会场图片
在主体内容部分,陈武进老师从三个方面展开系统阐述:宏观把握新思想的科学体系、准确把握《读本》的课程性质,以及整体把握《读本》课程教学。他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以及“三大时代课题”,强调唯有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思想的体系结构,才能有效推进《读本》课程教学。关于《读本》的课程性质,他指出该读本不仅是初中生学习新思想的关键教材,也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文字简练而内涵丰富的特点,与《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互为补充、各有侧重。在教学实施层面,他提出应注重课程的整体性与学段衔接一体化,倡导多样化教学方式,包括有效导读、专题教学与多维融合等策略,并结合湘潭江声实验学校梁迎新书记10月16日关于《读本》第四讲的课程案例,以主题突出、思路清晰、落在生活、紧扣金句、特别走心五大关键词评价此堂《读本》课程,并指出此堂课对专题教学进行了生动具体的解析,为全体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

实习生认真听讲
讲座最后,侯周文校长作总结发言,梁迎新书记也寄语在场教师,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大家将讲座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切实推动《读本》课程落地见效。

梁迎新书记寄语
此次讲座为思政课教师搭建了交流与提升的专业平台,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的理解与实施,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具有积极意义。
新闻链接:
陈武进,高级教师,湘潭县中小学教研室中学思政教研员,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实践型指导老师,曾被授予“湘潭县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称号,主要从事中学思政课教学和改革创新研究,多次指导中学思政教师参加国家省市赛课获奖,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省市课题研究,多篇论文获各级奖励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