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实习的关键一环。实习生在处理班级管理问题时,需将思政理论转化为实践,既提升管理能力,又深化对思政育人的理解,为未来教育工作筑牢根基。
9月28日下午,“思政大讲堂”第51期在湘潭县第二中学大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以“杏坛三十载,班舟领路人”为主题,由湘潭市优秀班主任、湘潭市最可爱乡村教师曾琦老师主讲。县二中党总支书记文海石、政教处主任李东红、青年教师代表、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县二中实习队带队老师龚超博士和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湖南省特级教师、县二中思政教研组组长张炳华老师主持。
本次讲座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第一,曾琦老师的三十年班主任历程;第二,为什么要当班主任;第三,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曾琦老师主讲
1996年夏天,曾琦老师大学毕业,踏入湘潭县盐埠中学,开启了她的教育人生。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如今的游刃有余;从被学生称为“曾姐姐”,到如今亲切的“曾妈”。三十年来,她始终坚守班主任岗位,送走14届毕业班,曾获评湘潭市优秀班主任、湘潭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班主任”三字的重量——不仅是职务,更是一份融入生命的教育理想。
为什么要当班主任?面对这一问题,曾琦老师坦言:“累,但更多的是踏实与成长。”在她看来,班主任工作是教师从“教书匠”走向“教育者”的必经之路。她从六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工作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作用:全面锤炼综合能力、加速职业成熟、强化职业认同、走进学生心灵、促进自身成长、感受教育幸福。每一个方面,她都辅以真实案例,如帮助单亲家庭学生王佳怡考上大学、引导打架学生自我反思等,让在座教师深切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呢?曾琦老师总结,当好班主任没有“秘诀”,唯有“三心”:爱心、耐心、恒心。她分享了许多温暖细节:为孤僻学生送上棉袄、设立“心情信箱”倾听高三学生心声等。她认为,教育本质是爱,而爱体现在细节中;耐心是教育的底色,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恒心则体现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查早读、看午休、盯晚修、开班会、找学生谈话、跟家长沟通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正是照亮学生前行路的微光。而在谈到学生家长时,曾琦老师强调要“走心”。她建立家长微信群、记录学生成长点滴、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等,赢得了家长们的尊敬与支持。
实习队员们全神贯注地听着曾琦老师的分享,认真细致地做好记录。在互动环节中,赵良发同学和夏文轩同学向曾琦老师提出了“针对学生屡次违纪的现象,班主任该怎么应对?”“您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的呢?”等问题,曾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给予了详细的答复,实习生们受益匪浅。

文海石书记做总结
文海石书记在总结中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工作尤其需要践行“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其次,在与学生相处中,曾老师始终充满爱心与耐心,悉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助力每个孩子成长成才。带队教师龚博士则表示深深被曾琦老师的教育情怀打动,龚博士指出,曾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三十年班级管理经验,倾囊相授的举动,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借鉴方向。

龚超博士、李东红主任为曾琦老师颁授荣誉证书
整场分享真挚朴实、感人至深,不仅是一次经验的传递,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唤醒。实习老师们在此次分享中不仅收获了班级管理的实用方法,更深刻领悟到班主任工作背后所蕴含着“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作为实习教师,我们需以一言一行传递思政温度,以细微之处践行育人责任。
(一审:龚超,二审:黄爱英,三审:刘正妙)
新闻链接:
曾琦,1996年大学毕业,先后在湘潭县盐埠中学、湘潭县第八中学、湘潭县二中任教。从教3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30年,送过14届毕业班,先后六次被评为湘潭市优秀班主任、湘潭市优秀教师、湘潭市最可爱乡村教师、湘潭县优秀班主任、湘潭县巾帼建功标兵,尤其在湘潭县第八中学任教九年,连续八年当高三班主任,擅长后进生转化工作。